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,是指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,而依法采取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性方法。
1. 适用主体:特定性、只有公(包括其他侦查机关)、检、法机关可以适用。
1. 处分内容的人身性: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人身自由,而不包括对物的强制处分。
1. 适用目的:具有预防性,强制措施是预防性措施而不是惩罚性的。这是和行政处罚、刑罚处罚本质上的区别。
1. 适用的法定性:我国刑诉法对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关、适用条件和程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。
1. 适用时间的临时性: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,根据案件情况而予以变更或者解除。
1、(2005-2-27)下列关于司法拘留、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的表述,哪一项是正确的?
A.司法拘留是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,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,被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人均羁押在行政拘留所;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,被刑事拘留的人羁押在看守所
【答案】A【分析】行政拘留所&刑事看守所。行政拘留是处罚,不是强制措施,是以处罚为目的的。司法拘留只能是法院,行政拘留不限于公安机关,法院也可以。
所谓公民扭送,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的行为。
扭送的两个环节抓捕和扭送,都涉及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暂时剥夺,具有强制性,与刑事诉讼法上的强制措施在外观上很接近。但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主流诉讼理论,公民扭送并非强制措施的法定种类之一,而是法律赋予公民在情况紧急时同犯罪分子做斗争的一项权利,也是公民应尽的一项义务,本质上是一种私力救济。
《刑诉法》第八十四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,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:
1. 第一种:现行犯;后三种:被确定为犯罪的,被追、在逃的。
2. 注意:扭送。扭送不是强制措施,是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做斗争的一种手段,鼓励公民积极协助公安司法机关捉拿犯罪分子。
3. 程序规定:公检法机关对于公民的扭送都应当接受,并立即进行审查,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,应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;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,但是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的,先采取紧急措施,然后移送有关系权的机关。
2、(1999-2-39)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,对于下列哪种情形的人,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将其扭送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?
1. 香港是英美法系,80%法官是外国人,香港地区称假释,内地称为取保候审。
拘传:是指在刑事诉讼中,公安机关、检察院、法院对未被逮捕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(指定地点)接受讯问的强制措施。
① 讯问已经羁押的嫌疑人、被告人,直接提审即可,无须办理拘传手续;
② 只能适用于嫌疑人、被告人,不适用于其他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。
传唤是指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机关适用传票通知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在指定时间自行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。
(1)传唤不是强制措施,不具有强制性,不得适用戒具,而拘传可以使用戒具。
(2)传唤适用于所有的当事人,而拘传则近适用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。
通常情况下,拘传适用于经依法传唤,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。刑事诉讼法规定,公安司法机关根据案件情况,依法可以不经传唤而径行拘传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。简单说,传唤不是拘传的必经程序。
1、拘传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、人民法院院长批准(领导批准);【《呈请拘传报告书》–由批准批准–签发《拘传证》(法院叫《拘传票》)。】
3、拘传到案的地点应当是被拘传人所在的市、县内的地点;【辖区以外执行:应当通知当地的公安机关或者检、法,当地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协助。】
4、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,案情特别重大、复杂,需要采取拘留、逮捕措施的,传唤、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;
1. 相当于非法证据里的暴力、胁迫、其他手段等方法的其他方法。
7、讯问结束后,如果被拘传人符合其他强制措施如拘留、逮捕的条件,应当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
需要对拘传人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的,应在拘传期间内作出决定;如果不能作出决定的,应当立即结束拘传,将被拘传人放回。
3、[12年司考多选第66题]:关于拘传,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?
A.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,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拘传,并在笔录中注明
C.案情特别重大、复杂,需要采取拘留、逮捕措施的,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
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,以保证其不逃避和妨碍诉讼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。
1. 取保候审:申请保证人或保证金等待等候审理结果的强制措施。
(2)可能判处以上刑罚,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;有期徒刑;
(3)患有严重疾病、生活不能自理,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,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;
保证人保证,又俗称人保,是指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、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,担保被取保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、起诉和审判,并随传随到的取保候审方式。
注意:保证人附带民事诉讼连带赔偿责任。如果保证人与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串通,协助其逃匿或者明知道其藏匿地点而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,除按照刑罚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以外,如果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同时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的,保证人还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,但是应当以其保证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提起的诉讼请求数额为限。
保证金,俗称财产保,是指公安机关、人民检察院、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,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、起诉和审判,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。
4、(2000-2-80)方某系刑事被告人李某的保证人。被告人李某被取保候审期间逃匿,方某明知李某藏匿地点,却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该地点。有关机关应当对方某采取以下哪些措施?
C.因李某同时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,故应将方某也列为该附带民诉讼的被告人
(2)住址、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,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;
2、公检法可以根据案件情况,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(禁止令)
(4)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、驾驶证件(无身份证)交执行机关保存。
对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,已经缴纳保证金的,部分或全部没收保证金,并且区别情况,责令其具结悔过(类似检讨书)、重新缴纳保证金、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(此时累计计算期限),需要予以逮捕的,可以对犯罪疑人、被告人先行拘留。
对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的判决、裁定生效后,应当解除取保候审、退还保证金的,如果保证金属于其个人财产,人民法院可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将保证金移交人民法院,用以退赔被害人、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或者执行财产刑,剩余部分应当退还被告人。
2、执行:公、检、法决定取保候审的,由公安执行。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的,以及检、法办理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的,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。
3、从侦查向审查 起诉、审判移送的,受案机关(即检察院、法院)7日内决定,应当重新办理取保、监视居住手续,不重新收取保证金,重新计算并告知犯罪嫌疑人。但是同一机关不能对同一被告人重复采取取保、监视居住措施。
1. 可以折算刑期:拘留、逮捕等。因为取保候审是限制人身自由,而可以折算的是剥夺人身自由的。
【附件】
【课堂总结】